我注意到上上下下的乘客都帶着特產,有的是旅遊後帶紀念品回家,有的是帶土特產去外地看親戚朋友。如果我能做特產交易的中介商,完成土特產的異地交換,絕對有商機
讓人感覺有些遙不可及的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。這位校園創業者,就是來自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財稅專業的大四學生孫昊。
火車上靈感突現
代理特產成了校園小亨
初見孫昊,他穿着休閒外套,棉布襯衫,卡其色直筒褲,標準的“學院派”打扮。
說起創業靈感,孫昊特別來勁,“那是在從天津到浙江的火車上,我注意到上上下下的乘客都帶着特產,有的是旅遊後帶紀念品回家,有的是帶土特產去外地看親戚朋友。當時就想,如果我能做特產交易的中介商,完成土特產的異地交換,絕對有商機。”
孫昊似乎對商機特別敏感,上中學時就動起了賺錢的腦子,中學的時候通過朋友的人際關係做過留學中介,賺取匯率差價。還賣過高三的教材、筆記、資料,賺了一部分錢,也給過別人發傳單。
火車上突來的靈感,到了學校後孫昊說做就做。他上網把全國的老字號特產都蒐羅了一遍,然後開始聯繫各家公司。孫昊的本金,來自高中時賺來的錢,他用代理方式交易兩個地區的特產食品,從差價中賺取利潤。
讀大二時,孫昊拿下了“華味亨”、“萬隆”乾貨、“天津發祥18街麻花”的代理權,成爲杭州華味亨、萬隆食品天津地區的代理和天津十八街麻花的杭州地區總代理。
在去年杭州世界休閒博覽會上,孫昊還實現了他的願望,向世界展覽了他代理的商品。
“最早也沒想到要註冊公司,只不過想在淘寶上開個小小的網店。後來經過別人的點撥才萌生了註冊公司的念頭。”孫昊說,公司註冊後,一切都還比較順利,當年,他的公司年利潤就做到了50萬元。
代理商是一年一簽,孫昊的代理產品也隨之變化,今年,他主要拿下了天津狗不理速凍食品和杭州一家保健品的代理權。
證明創業計劃經得起推敲
參加挑戰杯多次獲獎
除了創業,孫昊還是一個競賽高手,他曾多次在省“挑戰杯”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獲獎。
“第一次參加挑戰杯,是抱着試試看的心態,就是想看看自己的創業計劃能否經得起推敲,而且也想驗證這個項目到底能走多遠。”孫昊說,大學期間的創業,從創業計劃到後來實施,都是自己拍腦袋決定,最後就想通過競賽來證明自己。
大一開始孫昊就參加各類比賽,從創業之星評選到賽伯樂創業比賽,再到浙江省挑戰杯。他的《“木一雨林”南北養生特色食品綠色產業鏈綜合開發項目商業計劃書》獲得第八屆挑戰杯的省二等獎,今年再次參加挑戰杯,挑戰難度更大的學術類競賽。《農業跨區域經營組織模式研究——以浙江省爲例》在全省1063件參賽作品近2000所高校中脫穎而出獲得了一等獎。
幾次獲獎後,孫昊儼然成了校園紅人。
同學姚琳琳說:“對我們而言,孫昊簡直是個傳奇般的人物,我們眼看着他大學期間一路創業,賺到了好幾桶金。這樣的創業先鋒,是身邊的好榜樣啊。”
好的點子不等於成功
經驗教訓遠比盈利重要
“名利”雙收的牛人也不是一路走來就是順利的,對於很多同學來說,最想知道的是孫昊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。
“專業課學習、創業、比賽三者並不孤立,相反它們還是相輔相成的,專業課的學習爲我的創業奠定了基礎,同時比賽的經歷還幫助我鞏固了一部分專業課的學習內容。”孫昊說,在成長過程中老師的指導必不可少,導師把自己的課題研究與他的實踐參賽密切地結合在了一起,給了他很大的幫助和指導。
說起自己的創業,孫昊還不斷強調:“創意不等於創業,有好的點子不等於成功。如果仗着自己有創意就一定要高調做事,失敗了就自嘲一下敷衍了事,那根本不是創業。我創業的目的一定是盈利,但不是絕對的盈利,從中得到的經驗教訓遠比赤裸裸的金錢來得更有意義。”
明年,孫昊就要畢業了,他說,畢業後還要繼續把公司經營下去,“如今政府的政策及學校的扶持力度都很大,如果不堅持下去,如果沒有奮鬥沒有夢想,那人生也就沒有意義了。”